前陣子有在IG限時動態跟大家分享了我們一家去參加育兒講座 沒想到意外的獲得不少迴響~
相信現在有粉多父母都相當重視孩子的教養 這其實也是父母要去學習的 很重要的一個育兒課題
而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千千萬萬種 每個人都會說出不同的教養方式 那到底要用哪一個方法才適合自己的孩子?
除了嘗試大海撈針外 現在有讓父母事半功倍的方法啦!那就是楊鈺瑩老師帶領笛飛兒開發的國際專利 AI 教養系統 跳養APP
這次去參加的就是跳養舉辦的育兒講座 主講人是楊鈺瑩老師 整場講座真的讓在場的父母們都頻頻點頭
楊鈺瑩老師有非常多育兒相關專業 同時出版了很多育兒知識書 更創辦了專屬於親子的笛飛兒教育機構與擔任跳養APP的專利發明人
講座中楊老師分享了許多育兒觀念 其中像是我們這一代從小聽到大的“失敗 是因為你不夠努力”
我們一直根深蒂固的被教育著 失敗是因為不夠努力 努力了可以獲得成功 但仔細思考 這句話真的正確嗎?
成功和失敗與否 雖然和努力有著關聯 成功一定需要付出努力 但天賦才是佔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
舉例來說~ 你有1%的天賦 付出99%可以得到100% 而他有50%的天賦 付出50%可以得到100%
當你們都付出50%的時候 他成功了 你還沒有成功 這樣是你不夠努力所以沒辦法達到目標嗎 ?
天才要放在正確的位置!但孩子的天賦在哪 並不是那麼容易可以被發掘 這也是需要專業幫忙的原因
每個孩子的天賦和教養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笛飛兒是以實體課程在幫助父母和孩子去找到自己的天賦
但現在有不少雙薪家庭的父母親工作繁忙 不一定有時間能去參與這些實體課程 於是~跳養就誕生啦!
”梳理“其實一個是心理學的名詞 孩子原先如果是一坨雜毛般糾結 那我們就要先幫他還原本來的樣貌
而打結的原因 往往來自於要孩子長成「大人期待的樣子」而不是順應著孩子的天賦領域去發展
跳養APP使用國際專利 AI 教養系統 先幫我們把孩子梳開 再引導父母去找出並抓住孩子的天賦~
一開始 我們也對於這樣的APP抱持著存疑的態度 但在實際使用後 真的讓我們在育兒上受益良多
跳養的使用方式很簡單 就是透過父母去觀察孩子 回答APP中的問題 AI系統會去找出適應的教養方式
這幾個月跟著跳養的建議去改變教養方式 可以看到一月時我們的分數是76分 三月時提升到了84分
除了我們自己改變之外 更是明顯看到孩子的成長和轉變 這也是我特別撥出時間去參加講座的原因
跳養創立的3年多來輔導了2萬多位孩子 而且孩子教養問題重複率是低於1/1000 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狀態給建議
利用老師15年EQ 教育經驗 加上專業老師團隊 將經驗累積成AI資料庫 透過父母側寫去整合教養方法
APP會透過父母回答的問題去解析出 “優” “缺” “重” 同時給予出非常完整並且具體的教養方向
除了AI提供的建議之外 跳養上也有真人可以諮詢 不懂的不知道如何進行的 都可以線上詢問專業老師
也正是這樣的建議 讓我們這幾個月來每天睡前都會抱著女兒說我愛你 同時跟他聊聊今天發生了些什麼
再藉由這樣的時間 去溝通我們對於今天發生的事有什麼想法 同時也去聆聽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
就這樣執行了幾個月 突然發現 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 和孩子在生活中 “生氣”的頻率都大大降低了~
孩子更樂於跟我們分享他的想法 而我們也改變著不要去“限制”孩子的思考 不要讓他成為大人想要的模樣
引導孩子變得更輕鬆簡單 也發現他對於研究一些細小的東西很有興趣 這些都是我們過往不曾注意的
每個孩子都會有最適合他的一套教養 在跳養中每位家長做出來的側寫 都是屬於專屬那個孩子的方式
從情緒管理到天賦發展 透過 AI 提供方法 讓孩子能夠因材施教 再加上線上真人諮詢給予專業的建議
從一開始的存疑 到實際使用後看見我們自身和孩子的成長轉變 這真的是單用文字和言語無法形容的
跟我一樣想把握孩子黃金成長期 家裡有 1.5-8 歲的父母們一定要試看看跳養 真的會對育兒之路有大大的驚喜!
【跳養】也有一些媽媽的分享紀錄
像下面這位就是當天也有來現場跟大家分享的宗棠媽媽 她們家寶貝的18個月天賦開發計劃
part1 - https://youtu.be/lgEYTx41VFw
part2 - https://youtu.be/ZTrB-HcXSu8
part3 - https://youtu.be/ABoe_cNBygM